随着用mail来管理自己的邮箱,慢慢的适应了,慢慢的适应了。于是现在mail中就有了我的很多帐户的邮件,比较常用的就是gmail和yahoo了,但yahoo如果你用默认的imap服务器的话,会超卡,而且速度很慢,有的时候还会连接不上。
找了一下互联网的资料,在这篇文章中:http://todaym.com/2011/04/yahoo-mail-free-imap-smtp-setting.html,我发现该作者提出了一个imap的地址,试了一下,果然速度非常快啊:apple.imap.mail.yahoo.com,
不过好象还是有一点点问题,现在看不到邮件列表了。而且刚刚发过的邮件,一旦我看过,就消失在收件箱里了。这点不太爽。。。但不管怎么样,有新邮件的时候,我还是可以快速查看了
一大早就收到google的邮件说是 “隐私权政策和服务条款发生变更”,没有细看,或许我是否太过于放松了?正如我们国家的政策宣传的,这些美帝国主义们都是打着人权的幌子来做欺世盗名的罪恶,所以他在其他国家就经常被起诉。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反正现在的google越来越不象google了,搜个胡萝卜加大棒都能够被连接重置,剩下的,它还能做什么?
看看google怎么说的:
XML/HTML代码
- 我们将弃用 Google 目前使用的 60 多种不同的有关隐私权的政策,代之以一个统一的、简洁、更易理解的新政策。我们的新政策覆盖多个产品和功能,目的是让用户在所有 Google 产品中获得简单直观的一致体验。
给60多个产品,有不同的隐私权。拜托,你忙得过来吗?这些产品经理们、内容管理者们要怎么个写这些隐私权,现在就被你们一下子否决了,用上了同一种所谓的新政策。
再看这个:
XML/HTML代码
- 如果您登录了 Google 帐户,我们就可以根据您在 Google+、Gmail 和 YouTube 中表现出的兴趣来执行各种操作,比如,提供搜索查询建议,或个性化您的搜索结果。如此一来,当您在搜索“Pink”或“Jaguar”时,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您的搜索意图,并更快地向您显示相关结果。
我们郭嘉的一些人还是会说的,它记录了我们的行为隐私。
最后再贴一下小东西吧,反正详细的可以通过这里查看:http://www.google.com/intl/zh-CN/policies/
而其中最重要的我们个人的隐私是这样说的:
XML/HTML代码
- 出于法律原因
-
- 如果我们确信:,为了实现以下目的而有必要访问、使用、保留或披露相关信息,我们就会与 Google 以外的公司、组织和个人分享用户个人信息:
-
- 满足适用法律、法规、法律程序的要求或强制性的政府要求。
- 执行适用的服务条款(包括调查可能存在的违规情况)。
- 查找、预防或处理欺诈、安全或技术方面的问题。
- 在法律要求或允许的范围内,保护 Google、Google 用户或公众的权利、财产或安全免遭损害。
相对于前一段时间的密码泄漏事件,看到这个,我心里一定,当然,你要说这只是表面的文章我也能够理解,毕竟大家都是做这一行的,表面文章大家都懂啦。
XML/HTML代码
- 信息安全
-
- 我们努力为 Google 和我们的用户提供保护,以免我们保存的信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访问、篡改、披露或破坏。为此,我们特别采取了以下措施:
-
- 我们使用 SSL 对许多服务进行加密。
- 我们提供了两步验证供您在访问 Google 帐户时使用,并在 Google Chrome 浏览器中提供了安全浏览功能。
- 我们会审查信息收集、存储和处理方面的做法(包括物理性安全措施),以避免各系统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
- 我们只允许那些为了帮我们处理个人信息而需要知晓这些信息的 Google 员工、承包商和代理商访问个人信息,而且他们需要履行严格的合同保密义务,如果其未能履行这些义务,就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或被终止其与 Google 的关系。
好象,上次密码泄漏事件已经告破,还有一些人恶意的用一些虚假密码来欺骗用户,浪费了我们互联网上大量的带宽,无论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一个小小的脚本,10分钟写完,没用IDE,没有语法纠错,第一次的时候就在字符串COPY过来的时候因为双引号的问题导致了一点错误。偷笑一下。
该脚本仅为自用,为防止丢失,还是做个备份吧:
PHP代码
- <?php
- set_time_limit(0);
- error_reporting(E_ALL);
- header("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 $templateDirname = dirname(__FILE__);
-
- $cssfilename = $templateDirname . "/css/style.css";
- $templateFilename = sprintf("template_%d.html",time());
-
- $templates = array();
- foreach(glob($templateDirname."/*") as $value){
- if(is_file($value) && in_array(strtolower(pathinfo($value,PATHINFO_EXTENSION)), array('html','htm')) && substr(basename($value),0,9) != "template_"){
- $filedata = file_get_contents($value);
- $startPos = strpos($filedata, "<body>") + 6;
- if($startPos == 6){
- continue;
- }
- $endPos = strpos($filedata, "</body>");
- $templates[]= substr($filedata, $startPos , ($endPos-$startPos));
- unset($filedata);
- }
- }
-
- $cssdata = file_get_contents($cssfilename);
-
-
- $templateData = "
- <div id=\"templates\">
- <style type=\"text/css\">
- %s
- </style>
- %s
- </div>
- ";
- $templateInfo = sprintf($templateData,$cssdata,join("\n",$templates));
- $ret = file_put_contents($templateFilename,$templateInfo);
- if($ret != false){
- echo "整合完成,文件名为:",$templateFilename ,"<br />";
- }
- exit;
偷懒了一下,备个份,没有过多的处理,比如自动指定目录啥的。想想也没那么麻烦,就这样解决吧。
刚才接了个声讯电话
说是帮助解决上海市人员25~40岁之间的就业问题。
说是如果无需要,请挂机。如果有需要,请按1获取详细信息。。。
犹豫了半天,没敢按下去
最后,我不知道这个到底是骗子电话还是确实是有这样的就业机会。哎,我是不是太小心了?但又真的不敢
这篇文章来自于dbanotes,原文地址是:游击队 vs. 军团作战
其实在这篇文章出来之前,是有一篇已经出版的书讲的故事,当然那个是讲管理,但也有借鉴意义:阿朱《走出软件作坊:三五个人十来条枪如何成为开发正规军》。
在认识的几个公司的朋友中来说,一些作品、项目,往往都是在10个人以下的团队完成的,人一多,带来的管理问题其实也就越多。不多说,很纠结。
原文开始:
在过去一段时间发现,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比如 Amazon、Google、Facebook、Tencent,已经非常倾向于「游击队」作战模式,也即启用技术小团队,快速灵活、便于沟通;而不是动辄几百上千人攻关大项目,我知道淘宝以前有「上万人天」的大项目。
比如,亚马逊 CTO Werner Vogels接受访谈时透露:「亚马逊就建立了很多的技术小团队,每个团队基本上都是 8-10 个人,这种团队的灵活性体现在,当有了新的想法马上就能够行动起来,而且沟通简单,不需要开很多会议才能把事情说清楚」,「」这些技术小团队围绕的是亚马 逊提供的各种服务,比如购物、推荐系统、甚至评论服务。」
而 Facebook ,公司已经形成了「特别认可小团队」的文化,「It'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at, at Facebook, we believe in particularly small teams」(refer), 绝大多数项目最多六七个人。
至于 Google,施密特曾有一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成功产品都是由反应快的小团队开发的」,即使 Google+ 这样毕其功于一役的项目动用了超过 500 人,但「Circles 的设计是由一个人主导的。团队约为5-10人,他们在通用平台上做彼此的工作」
至于腾讯,从对张小龙的采访可知一斑。甚至去年的明星产品微信,团队也并不大,「微信第一批成员不到十人」(refer)。
我不厌其烦的举众多例子,是无意陷入到争论中(至于软件行业的朋友,就更没必要来抬杠了)。这些信息或许给我们一个启示: 游击队模式或许是个好方法。毕竟,军团作战,我是说几十乃至数百上千人的协同开发,实际上给协调和沟通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与其投入昂贵的管理成本,不如 反其道行之,让这些问题不存在。
从我过去一年中的实践来看,收效不错。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尽量克制投入军团作战的野心,尽管「小即美」的道理浅显易懂,但跳出思维定势似乎不那么 容易。对于创业团队,人手本来就少,更是应该将单个开发小组尽可能的缩小,两三个人一个小组,效率应该会非常好,而且,创业团队几乎不存在「基础设施集中与否」的问题。
--EOF--
人多带来的问题就是沟通,然后就是看谁更强势,还有是否项目有一个中心点,和细节的把控程度。对细节把握的好的产品,可能3、5个人就能做完很多事情,如果细节把握的不好,那3、5个人可能就是在天天扯皮了。当然我是乱弹,不要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