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 RSS 2.0 订阅 膘叔的简单人生 , 腾讯云RDS购买 | 超便宜的Vultr , 注册 | 登陆
浏览模式: 标准 | 列表分类:Misc

uni-app开发微信小程序如何授权(兼容iso和Android)保存图片到相册?

市面上开发小程序的工具有很多,如果你只是个人开发者,或者是小公司,前端技术没有那么精通的。还是用uniapp吧。确实比较简单,会一点vue就行了。就当开发一个网页就行了。非网页的地方用 #ifndef H5 之类的判断一下处理就OK,然后还能编译成APP。试了一下。在现代的机器下面,性能也确实可以

当然你要说什么ApiCloud/taro/mpvue等都支持,我也没话说。但从便捷性上来说。确实是uniapp更方便一点。而且可找的资料,别人写的代码、插件也确实更多。硬要说不爽的,那就是。。。。公司自己的编辑器HBuilderX实在太烂。连代码跳传都做不到(也可能是我姿势不对。)

这里贴一段别人的长按保存到相册,长按事件是小程序自带的longpress。所以uniapp里的事件就是:

JavaScript代码
  1. /** 
  2.  * @description 保存图片,保存到系统相册 
  3.  * @param {String}  imgSrc 图片路径  
  4.  * @param {String}  content 授权提示语句  
  5.  * @param {String}  failTip 无图片保存时失败提示  
  6.  * @param {String}  successTip 保存成功提示 
  7.  */  
  8. saveImage(imgSrc, content="是否允许获取保存相册权限", failTip='暂无图片', successTip="已保存到本地相册,请打开相册扫描") {  
  9.     uni.saveImageToPhotosAlbum({  
  10.         filePath: imgSrc,  
  11.         // 保存成功,直接给出提示  
  12.         success: (res) => {  
  13.             uni.showModal({  
  14.                 title: '提示',  
  15.                 content: successTip,  
  16.                 showCancel: false,  
  17.                 confirmText: "好的"  
  18.             })  
  19.         },  
  20.    
  21.         // 保存失败,判断是否授权,未授权则调用授权,否则弹出失败信息  
  22.         fail(err) {  
  23.             console.error(err);  
  24.             if (err.errMsg === "saveImageToPhotosAlbum:fail auth deny" || err.errMsg ===  
  25.                 "saveImageToPhotosAlbum:fail authorize no response" || err.errMsg === "saveImageToPhotosAlbum:fail auth denied") { // 没有授权,重新授权,兼容iso和Android  
  26.                 uni.showModal({  
  27.                     title: '授权提示',  
  28.                     content: content,  
  29.                     success: (res) => {  
  30.                         if (res.confirm) { // 点击确定,则调用相册授权  
  31.                             uni.openSetting({  
  32.                                 success(settingdata) {  
  33.                                     if (settingdata.authSetting["scope.writePhotosAlbum"]) {  
  34.                                         console.log("获取权限成功,再次点击图片保存到相册")  
  35.                                         uni.showToast({  
  36.                                             title: '授权成功,请重试哦~'  
  37.                                         });  
  38.                                     } else {  
  39.                                         console.log("获取权限失败")  
  40.                                         uni.showToast({  
  41.                                             title: '请确定已打开保存权限',  
  42.                                             icon: "none"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else if (err.errMsg === "saveImageToPhotosAlbum:fail file not found" || err.errMsg ===  
  51.                 "saveImageToPhotosAlbum:fail file not exists" || err.errMsg ===  
  52.                 "saveImageToPhotosAlbum:fail get file data fail"  
  53.             ) { // 无图片,则提示  
  54.                 uni.showToast({  
  55.                     title: failTip,  
  56.                     icon: "none"  
  57.                 });  
  58.             }  
  59.         }  
  60.     })  
  61. },  

原文地址在这里:https://blog.csdn.net/liuxin00020/article/details/104843960,如果保存还是失败,那就先用uni.getImageInfo(),会自动调用图片下载的(特别是微信小程序,还要设置downloadFilePath,否则也不能下载图片,这其实就是很多生成canvas失败的原因之一)

 

1024,爱码士,节日快乐

如题吧,祈福所有从事编程现在还在编程的人,节日快乐,毕竟你有也有一个好名字:爱码士。

 

嗯,服务器又折腾了一下

 服务器又做了一个处理。

原来是Caddy + apache ,想着是自动签名。但caddy对泛域名的签名是从dns走的。即使我设置了dnspod的key/secret,也签名失败。
但是,如果一个个签,就没问题。所以起初的时候就忍忍了。
 
我另外一台服务器上,其实就是用的nginx+acme.sh+apache。乘着今天拉肚子,做其他事情没有精力,就折腾了一下。反正弄这事,不需要动脑
现在切成了nginx+php-fpm。中间还被 .user.ini 折腾了半天。
你没看错, .user.ini,这是因为我用了lnmp的套件(又是一个偷懒的行为,但目前看来,还是可以的)。而且lnmp套件,也支持多PHP版本(虽然我现在用的是php 7.3,感觉也够了。。。)
 
lnmp也自带签名。我就不用管不用处理了。至于还自带了什么ftp/mysql,我都不要。。。只要nginx,php-fpm,ssl,足够了!

Tags: nginx

睡觉开灯对人体有害?

 标题是一个疑问句,事实上很多人在说到睡觉时是不是能够开灯,开灯对身体有没有影响,好象都是说非常大。什么开灯会影响视力,黑色素会沉淀之类的。找了一下,几乎所有说这个的,都提到了一段内容:

XML/HTML代码
  1. 美国宾州大学医学院暨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对479位2-16岁的幼童及青少年进行研究,数据显示,视力与2岁的睡觉光源亮度有相当密切的关联性。  
  2. 2岁前若是睡在黑暗房间,近视比例是10%,2岁前若是睡在开着小夜灯的房间中,近视比例是34%,2岁前若是睡在开着大灯的房间中,近视比例是55%。  

这个我就感觉到太厉害了。这些研究人员能够从2岁开始跟踪,跟踪了14年。我翻了一下谷歌,大概几十页。搜索结果算是半官方的是中国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hb/news/2010/06-12/2341373.shtml,这篇文章发表于2010年,文中提到了:【前年刊登在《自然》期刊中,由美国宾州大学医学院暨儿童医院针对479位2岁到16岁的幼童及青少年的调查】。提到了:前年。证明这个是2007年发表的。

然后我继续搜索,发现一个【国际明目网】,网址是【http://www.mingmu.net/thread-67-2-1.html】,也提到了这个内容。但他的内容的日期是【2007-2-9 01:08:59】,很辛苦的大半夜的发贴。于是我去翻了一下自然杂志。。。。没看到有相关的(可能是因为我翻的是国内的)

那我就想了。这么有名的实验,有么有名的大学,那么应该有纪录吧。可是我啥也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先确定【宾州大学的全称】,毕竟象我这样初中毕业的人,怎么可能知道这么高等的大学全称?google一下,全称为: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于是很偷懒的在google里搜索:【natur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leep child】,发现第2条,1999年5月13日就是这篇。打开一看,全英文,看都看不懂,怎么办?直接搜索479,果然页面里有479。文章地址是: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ews990513-1。文中指出了全文地址是: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20094#Bib1,看了一下,要8.99刀。买不起。。。。

借着google的翻译 。然后就着自己那可怜的英文,确实发现了10%,34%,55%等关键字:

XML/HTML代码
  1. Only 10 per cent of infants who slept in darkened nurseries became myopic later on in childhood. This contrasted with a figure of 34 per cent of infants sleeping with a 'night light', and a remarkable 55 per cent of infants who regularly slept with the room lights on.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1、这是民意测验,就象你看到个网页,上面有个调查,你做一下。

2、70%的白人,其他几乎全是黑人,亚洲人1%左右

3、这是对来门诊的人的调查,也就是说这些人是已经近视的。所以才凑满了100%,对那些没有近视或者没有到门诊的人来说,完全就不清楚了。

4、没有完整的说明遗传因素,家长近视的话,对儿童有多少影响也没有提及

文中也提到了,没有亚洲人的数据,不能对亚洲人是否下结论,那么,我就想了。。。。要么,亚洲人就没去过他们医院,要么亚州人,就不会近视?(笑一下)

 

就当随便看看吧。反正这些数据现在已经被全量引用了,就当他是真的吧。如果你睡不着,想不想开灯?反正就算是上面的论文,也是50%/50%的近视概率。。。。毕竟不开灯,你也ne10%的概率 。你看着办喽

 

 

博客迁移准备2步走了

1、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尽量不再增加新的图片

2、写脚本,将现有图片全部迁移上云

3、后端先重写,理论上后端重写可以完全不影响前端的显示,而且我发现用到现在,整个后台,其实只用到了内容发布,其他的几乎都已经几年没有动用过了。博客已经成为了纯粹的内容发布平台

4、再重写前端。原来考虑的就是太多。所以到最后啥也没弄成。现在考虑的是后台用dcat-admin,可以少写上千行代码。

5、前台的评论也还是要写的。原来的评论,我还得登录后来进行删除或者怎么怎么样。准备后面直接接入:sandbox的微信,用它来发通知给我。这样就好办多了

6、后台的登录,也准备是用sandbox的微信来嫩,又感觉可以少写很多代码。也防止了别人乱登录。多开心的事情啊~

 

为什么要这样嫩呢?这样的话,代码就可以放到GIT上了。原来代码没有和附件分离,一搞就是几个G,有点恐怖。现在这样的话,会好很多了应该。

目前数据库也不大,只有20多M,还算好

 
Records:952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