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 RSS 2.0 订阅 膘叔的简单人生 , 腾讯云RDS购买 | 超便宜的Vultr , 免费部署 N8N 的 Zeabur 注册 | 登陆
浏览模式: 标准 | 列表分类:Misc

技巧:两台笔记本无线互连共享上网

以下内容为转载,不过我同事说,其实联想的那个闪联软件直接就可以设定了。。。很方便,而且可视化。当然前提也是得有无线网卡啦。。HOHO

酒店只有一根一米长的网线可供上网,两台笔记本没法同时使用。但其实使用笔记本的无线网卡可以实现共享访问internet滴。

比如设定A做主机,B做从机。A插上网线已经连接到internet。

首先在主机A上进行如下操作:

鼠 标右键点击那个连接到internet的网络连接图标,依次进入"状态 -> 属性 -> 高级" 配置页,在 "Internet 连接共享" Label 下选中 "允许其他网络用户通过此计算机的internet连接来连接" 前面的复选框,确定保存。

在命令行提示符下通过 ipconfig /all 命令得到internet网络连接分配到的 ip 地址信息。假设该 internet 连接的ip地址是 192.168.16.73 , 主备 DNS 分别是 208.67.222.222208.67.222.220

鼠 标右键点击无线网络连接图标,依次进入 "查看可用的无线连接 -> 更改高级设置 -> 无线网络配置 -> 高级" 配置页,在 "要访问的网络" Label 下把 "任何可用的网络" 更改为 "仅计算机到计算机(特定)" , 同时选中 "自动连接到非首选的网络" 前面的复选框。然后关闭,回到 "无线网络配置" 页,在 "首选网络" Label下点击 "添加" 按钮,在 "网络名(SSID)" 输入框填写自己喜欢的名称,比如 zeal 。将 "自动为我提供密钥" 的复选框去掉,将 "数据加密" 选项改成“已禁用”,点击确定按钮退出。

切换到 "常规" 配置页,选中 "Internet 协议 (TCP/IP)" ,点击 "属性" 按钮。选择 "使用下面的IP地址", IP地址填 192.168.0.1 ,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默认网关 192.168.16.73 (即前面通过 ipconfig 命令看到的当前internet网络连接ip地址),使用下面的DNS地址:208.67.222.222208.67.222.220 (同样是之前得到的主备DNS地址)。

然后在从机B上进行如下操作:

鼠标右键点击无线网络连接图标,进入 "查看可用的无线连接" ,找到名称为 zeal 的无线连接(即之前在主机A上曾经输入过的SSID,如果没看到的话尝试刷新网络列表看看),点击 "连接"。

连 接完成之后,鼠标右键点击无线网络连接图标,依次进入 "查看可用的无线连接 -> 更改高级设置 -> 无线网络配置 -> 常规" 配置页,选中 "Internet 协议 (TCP/IP)" ,点击 "属性" 按钮。选择 "使用下面的IP地址", IP地址填 192.168.0.2 (可以是2到 255之间的任意数字),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默认网关 192.168.0.1 ,使用下面的DNS地址:208.67.222.222208.67.222.220 (同样是之前得到的主备DNS地址)。

至此配置完毕,两台笔记本应该可以同时访问internet了。其实只要配好了主机A,理论上从机可以随意挂,只要把网关配置好,ip地址从2到255不要冲突即可。

不 过要提醒一下的是,修改了无线网卡的首选访问网络后,以前曾经连接成功并保存为首选网络的那些连接就没了。当回到正常环境需要把要访问的网络改回 "任何可用的网络",但连接到需要密钥的安全网络时就需要重新输入密钥了。请考虑好你是否可以容忍那些曾经保存好的首选网络丢失(windows自带的无线配置管理貌似不能把那些成功连接的首选网络导出成配置文件进行备份,悲哀)。 刚试了一下发现切换回来之后那些首选项连接还在,嘿嘿。

原文来自:http://www.zeali.net/entry/633

传闻

听说,今年中科大迎新晚会在今日召开,由SONY赞助主办。
听说而己

Tags: 中科大

一句话: 你的网站「被兼容」了吗?

偶尔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文章,也就随手贴了过来。。
内容很简单,故事也很小,随便看看,来源于博客园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会讨论我们的网站如何主动兼容某某浏览器,被动地等待浏览器来兼容我们的网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哪个浏览器会那么伟大,原意主动为一个不兼容的网站而作出改变呢?IE8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浏览器,Microsoft就是一家这样伟大的企业。

故事是这样的,我们有一小段JavaScript依赖于userAgent属性,同样是用IE8进行浏览,在测试环境上userAgent显示为 MSIE 7.0,而在生产环境上userAgent显示为MSIE 8.0。为什么会这样呢?打开Developer Toolbar后,发现原来是Browser Mode这个开关在搞鬼——当Browser Mode是Internet Explorer 8的时候,userAgent就是MSIE 8.0;当Browser Mode是Internet Explorer 8 Compatibility View(兼容性视图)或Internet Explorer 7的时候,userAgent就是MSIE 7.0了。【膘叔:firefox有一个nightly test tools插件,更强大】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并没有刻意去拨动这个开关啊,两个相同的页面怎么在不同的环境中默认显示为不同的Browser Mode呢?我的猜想是,这是由于域名不同而引起的——Microsoft自己维护着一个Compatibility View List, 当访问该List中的站点时,IE8会自动启用Compatibility View,也就是将Browser Mode切换到Internet Explorer 8 Compatibility View。接着我在地址栏输入以下地址,检查了一下我本地最近更新的List:

res://iecompat.dll/iecompatdata.xml

事实表明,我们测试用的baidu.com域名确实在上述List中,但部署到baidu.jp后也就脱离了该List。这就很好地解释了我们遇到 问题,同时也提醒我们域名已经成为了IE8测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紧耦合因素。在过去,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部署在不同URL的相同页面在同一款浏览器中显 示出来总是一样的。但现在我们必须修正这句话了,仅当不同URL都基于同一个域名时上述命题仍然成立。

挺有意思。。。

通过这个案例,希望能让大家了解到在开发与测试过程中保持域名一致的重要性。如果你开发的页面要部署到example.com,你最好在 develop.example.com上开发,在test.example.com上测试,然后再部署。如果你需要在本机进行开发测试,也要通过改 hosts模拟一个localhost.example.com来进行测试与调试,以确保代码在最终部署后能执行在相同的环境下。

经典游戏在线玩

经典游戏网上也可以在线玩了。。。
看看这个:http://www.ponged.com/actiongames/streetfighter2championedition-4113
晕啊。
对了,看 到flash右侧上方那个红灯不?
按一下,有奇怪的现象发生哦。。。确实很强,有创意,哈哈

android相关资料

黑黑,原来google上已经有了这么多资料了。想起几年前看到SDK不学习,现在再学习,那是相当的后悔啊,不然,说不定我都N个程序写出来了(当然也可能一个也没有写)
地址为:http://code.google.com/p/androidbmi/w/list
值得看看的。。

Android 是什麼

在可見的將來,基於 Android 平台的手機程式設計,將像今日的 PC 程式設計一樣普及。

「Android」是一個基於 Linux 核心(kernel) 的開放手機平台作業系統。與 Windows MobileSymbian 等手機作業系統處在同一級別。

對 於設備製造商來說,「Android」是一個免費的平台。「Android」作業系統讓設備製造商免除「每出一台手機,就得被手機作業系統廠商(如 MicroSoft)收取費用」的情況。 對硬體開發廠商來說,「Android」也是個開放的平台。只要廠商有能力,可以在這個平台上自由加入特有的裝置或功能,不受手機作業系統廠商的限制。

對於手持裝置的開發者來說,「Android」是個先進的平台。平台上的應用程式可相容於各種型號的 Android 手機,免去為各種不同手機機型開發的困擾。「Android」平台支援各種先進的網路、繪圖、3D處理能力,可以用來提供更好的使用者體驗。

對於使用者來說,「Android」是一個用於手機的作業系統。使用者只要先申請一個免費的 Google 帳戶,當使用者想換一台手機時,就可以在不同廠牌,同樣使用「Android」作業系統平台的手機之間選擇,並且很容易地將如聯絡簿等個人資料轉換到新手機上。

Android 在 Linux 核心的基礎上,提供了各種合用的函式庫,和一個完整的應用程式框架。並採用較符合商用限制的 Apache 版權。在 Linux 核心的基礎上提供 Google 自製的應用程式運行環境 (稱作 Dalvik,與 Sun 的 J2ME 不同),並提供基於 Eclipse 整合開發環境(IDE)的免費、跨平台(Windows、Mac OS X、Linux)開發工具(SDK),便於應用程式開發者學習、使用。

免費、熟悉的跨平台開發工具,讓具備一些物件導向觀念,或視窗程式開發經驗的開發者,能在一定時間內上手。1000 萬美元的大獎賽則提供了足夠的誘因,讓第一支 Android 手機正式面市前,就擁有了各式各樣的應用程式可供使用。

從不同角度來說,Android代表著

一個嶄新的開放原始碼作業系統平台、
一個友善的免費應用程式開發環境、
一個與世界各地的程式開發者,站在相同起跑點上的公平競爭機會。

從創意開始

預測未來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創造未來

你是否曾經思考過,當我們擁有了一台能夠上網,能夠依照自己的期望自由修改、調配功能的手機,我們會用它來施展什麼創意? Android 大獎賽首頁上提供了一些方向。

你 的心裡可能已經有了關於手機程式的絕好創意,你想在 Android 開放手機平台上,實現因為其他封閉平台的種種限制,而無法在手機上達成的需求; 無論你以何種目的來看待「Android」平台,都需要為了達成你的創意,所需的一些基本協助。 本書所提供的內容,將可以協助你快速地理解 Android 平台的概念。 提供你初次開發手機程式介面的注意事項、Android 資料應用程式的運作過程, 與詳細的 Android 應用程式實例解說。

要開發 Android 應用程式,你甚至不需要擁有實機。 Google 已經為我們提供了各個主要平台(Windows、Mac、Linux) 上可用的開發工具包。開發工具包中,也包含了 Android 手機模擬器,好讓我們在電腦上就能完成所有的手機應用程式開發工作。接著,我們就先來安裝 Android 開發工具吧。

參考資料

Tag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