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自于淘宝QA的博客,看到的时候自己也很惊讶,感悟于以前的同事,在发现BUG的时候是多么的冷静自若(非并QA,而是某些开发人员),就差再对比一下淘宝的QA,发现差距是多大。
企业越大,就越是会遇到一些问题,当企业还在扩张和发展的时候,部分会员对一些BUG还能够容忍,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会员对于自身所应该拥有的权利就会提到台面上来了。毕竟我花了钱,当然应该享受一些权利,而并不是一直在尽义务。如何能更好的为用户服务才是以后互联网公司要走的路啊。
当然下面的内容我也不知道是否是事实,但我还是很感动。
内容如下:
http://rdc.taobao.com/blog/qa/?p=1187
- 一次系统刚上线,一个卖家旺旺迅速反馈:部分宝贝图片显示不出来了,是不是系统升级的原因?
-
- 我们的开发和测试人员在忙碌的搜集问题,找问题,解决问题…
-
- 这位会员很着急说:310*310的不能显示….不对,是ps处理过的不能显示……
-
- 过了一会,又说道:我们一天更新几百张图片的,今天的工作计划泡汤了…
-
- 听到会员这么说,我感觉很难过,一个bug影响了一个卖家一天的工作…
-
-
-
- 我开始思索,平时自己工作过程中,如果电脑出了什么问题,自己也会急的像热锅的蚂蚁的.我想这位会员的感觉也是一样的.
-
- 当我们的系统越做越大,复杂度越来越高,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应该跟会员一样,把系统看作我们赖以生存的工具,不能一次又一次把这种伤痛留给会员.
-
- 期待哪一天,我们系统升级后,会员只有快乐,没有阵痛……我们还需要继续做出很大的努力~~~
本内容来自群聊天记录,开花石头吐出来的。。。
取字段注释
SQL代码
- SELECT COLUMN_NAME 列名, DATA_TYPE 字段类型, COLUMN_COMMENT 字段注释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COLUMNS
- WHERE table_name = 'companies'##表名
- AND table_schema = 'testhuicard'##数据库名
- AND column_name LIKE 'c_name'##字段名
-
- SELECT table_name 表名,TABLE_COMMENT 表注释 FROM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WHERE table_schema = 'testhuicard' ##数据库名
-
- AND table_name LIKE 'companies'##表名
参考http://dev.mysql.com/doc/refman/5.1/zh/ 今天找到了取mysql表和字段注释的语句
下午上班,收到一条短信,一看,哇,189发来的,天翼用户啊。
激动不己的打开短信,发现内容为:上海XXXX大酒店现诚聘男女公关,需体健貌端思想开放,18至48岁,月薪三万,当天结算,咨询XXXXX李经理。
第一个XXXX是酒店名称,第二个XXXX是联系电话
一下子心情都没有了。唉。原来189的优惠已经被沦为干这种活的工具了。
突然间对189失去了热情。
phpED算是老牌PHPIDE了,几年前用过,这几天重拾起来又是一翻风味。
几年前,PHPED最大的垢病就是不支持中文,每次删中文时,都是不见了一半字符,从那时候起我就基本放弃了。
这两天又有人推荐他,于是我重新下载进行安装。说一下简单的用后感吧。
界面啥的也就不提了,反正几乎所有的IDE都那样,有点不同的是PHPED多了一点HTML控件的快速插入,屏幕右侧的快捷工具栏中有一些比较常用的DB连接、SSH连接、MANUAL手册等,这些还是相对比较方便的。
编辑代码时,如果是PHP和HTML混编,两种代码的颜色还是很分明的。
DEBUG的时候还是需要使用它的dbg listener,并且需要在服务器上使用它自己的dbg的组件,并加入PHP.ini,才可以进行调试。
启动速度的话,不能算快,但是ZS比起来,速度还是有明显优势的。
自动提示功能的响应速度可以忍受,对中文的支持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自动模版完成,是按ctrl+J,定义模版变量有点郁闷,因为他的编辑PHP4和PHP5分别用了不同的模版,如果你起初没有选定为PHP5,他就会默认调用PHP4的模版
缺点当然也有:
1、自动提示(自动完成)有时候会突然出不来,必须再重新刷新一下workspace就出来了。妖
2、注释代码没有快捷键,当然可以自定义,但ctrl+/却无法定义,很多IDE里都是使用它为注释的快捷键,上手一下子不习惯了。最后我定义成CTRL+M,但,不习惯
3、所有国外IDE的通病,部分快捷键与切换中文输入有冲突
4、对于project的管理不如其他IDE
5、我个人最不舒服的是,对于使用了rewrite功能做dispatch的框架,无法进行调试,例如ZF,或许是我不会调试吧?
其他情况下的应用基本没什么大问题。函数定义的跳转还是比较准确的,选中函数按F1可以跳到函数说明(手册好象有点老)
网页打开速度到底对用户行为有什么影响,恐怕没几个人能够说清楚吧。以下内容来自博客园独孤一草摘抄的文章,他是摘了其中一段,我也就把他摘抄的部分再次摘抄回来,他的原文地址是:http://www.cnblogs.com/shoudu/archive/2009/03/26/1421928.html

网页打开的最佳速度
2秒!
许多研究都表明,用户最满意的打开网页时间,是在2秒以下。用户能够忍受的最长等待时间的中位数,在6~8秒之间。这就是说,8秒是一个临界值,如果你的网站打开速度在8秒以上,那么很可能,大部分访问者最终都会离你而去。
研究显示,如果等待12秒以后,网页还是没有载入,那么99%以上的用户会关闭这个网页,不再等待。
但是,如果在等待载入期间,网站能够向用户显示反馈消息,比如一个进度条,那么用户可以忍受的时间会延长到38秒。
对访问者的心理影响
根据一些抽样调查,访问者倾向于认为,打开速度较快的网站质量更高,更可信,也更有趣。
相对应地,网页打开速度越慢,访问者的心理挫折感就越强,就会对网站的可信性和质量产生怀疑。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会觉得网站的后台可能出现了一些错 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没有得到任何提示。而且,缓慢的打开速度会让用户忘了下一步要干什么,不得不重新回忆,这会进一步恶化用户的使用体验。
这个指标对电子商务网站尤其重要。载入速度越快,就越容易使访问者变成你的客户,降低客户选择商品后、最后却放弃结账的比例。
不过,网站反应速度也不宜太快,否则用户会增加与服务器互动的频率,这可能加大出现错误的概率。
一些实证结果
Google做过一个试验,显示10条搜索结果的页面载入需要0.4秒,显示30条搜索结果的页面载入需要0.9秒,结果后者使得Google总的流量和收入减少了20%。
Google地图上线的时候,首页大小有100KB,后来下降到70~80KB。结果,流量在第一个星期上升了10%,接下来的3个星期又再上升了25%。
Amazon的统计也显示了相近的结果,首页打开时间每增加100毫秒,网站销售量会减少1%。
宽带与窄带的区别
有研究显示,宽带用户比窄带用户更没有耐心。宽带用户愿意忍受的最长等待时间,往往只有4~6秒。
网站制作者必须记住,在ADSL条件下,3~5秒就能载入的网页,在窄带条件下需要20~30秒才能打开。因此,网页总的大小——包括图片、Javascript和CSS文件的大小——不宜过大,这样对宽带和窄带用户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