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校长发标了,所以github就不能看了。
好吧,我只是在上面开了两个小项目:yii_extensions和yii_rest_test。
我自己的项目没有人访问没关系,象astaxie就要哭了。
当然,其实我也在哭,我用的phpredis就无法下载了。所幸,大家都是很牛叉的,比如下面这几行:
207.97.227.239 github.com
65.74.177.129 www.github.com
207.97.227.252 nodeload.github.com
207.97.227.243 raw.github.com
204.232.175.78 documentcloud.github.com
204.232.175.78 pages.github.com
至于是什么 意思,怎么改,我就不说了。如果你连这也不会,那也不用多说了。
从python官网,到sf.net到code.google.com再到github.com,我没有为他做过什么,当然我也没有资格说什么,我这样的小人物只能忍忍了。
我没能力呼吁,对了,我呼吁了也没啥用,你嚼得呢?
这两天博客没有更新,嗯,确实 有点点的原因。
我在抽空写脚本导到typecho,虽然之前有用过typecho,但已经忘了是怎么搞的了。
在导入的过程中,也额外写了点插件。比如说:
1、slug-》将标题转为拼音
2、内容 markdown 化。因为现在发现各种HTML版式反而搞乱了我的内容,还不如直接用markdown来处理呢。。
现在的问题是在附件上,typecho的附件与内容是在同一个表里,而sablog不是。所以在这上面会略花点时间 ,不过也快了。黑黑。而且我还想保留原来sablog的那种 [ attach=13 ]的类似格式,就更慢了一点。
每天中午写上半小时,所以就更慢了一些些了。。
sablog功能虽然够了,但毕竟不方便扩展,而且我用typecho的话,我还得额外写个小插件,则让多种routes并存(或者写成rewrite规则)。
快了。快了。年前一定能够出来了。黑黑
发个大牢骚,github被墙了。我艹,你TMD墙了这个站,我纠结啊。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做了。
下个phpredis,打不开
想看astaxie写的关于go的文档打不开
想。。。。。打不开
我日啊。github怎么得罪你了?难道就是因为有12306的插件挂在上面?
凌晨,一边写程序,一边看电视。了解了下骨质疏松的玩意,发现这玩意,60岁以上就开始容易得这病了。而且如果真的得了,以后居然还会遗传。太痛苦了。。
节目的最后是,吃啥可以补钙呢?大家心目中的骨头汤其实几乎一点用都没有,相反,紫菜虾米汤、河鲫鱼汤对补钙的效果都不错,看来以后要多吃海产品了,紫菜汤又便宜又有效。。
节目里邀请来的六院的医生说:牛奶或羊奶的效果最好,豆制品也不错
一下子激动了,豆制品我常 吃
-----
不过,因为我经常 喝咖啡,所以还是准备什么 时候找个时间去医院检查一下,毕竟这几年缺乏运动,千万不要没到40就真的疏松了。以后就没法过了。
----筒子们,你们也要注意一下下啊
让人震精的新闻。一个比我小的人,自杀了。。。
国外不是不流行自杀的吗?
本文来自infoQ:http://www.infoq.com/cn/news/2013/01/aaron-swartz-suicide
2013年1月11日,美国程序员、作家、政治活动组织者、互联网活动家Aaron H. Swartz在纽约自杀身亡,享年26岁。
Swartz出生于1986年,在14岁时,就已经加入W3C RDF核心工作组。在麻省理工学院,他与Web发明人Tim Berners-Lee一起工作,并协助开发并传播了Web上数据共享的标准,他与其他人联合写就了目前广泛使用的RSS 1.0规范。他是markdown的联合创始人,还是知名社会化新闻站点Reddit的三个拥有者之一,他还创造了python web应用框架web.py。
Swartz曾在Stanford读过一年,然后主动退学,创立公司Infogami,该公司受到Y Combinator首次Summer Founders Program资助。
2007年,他领导非盈利组织Open Library的创立,该组织意将世界上所有曾经出版过的书的信息都收集起来。
此后,Swartz在哈佛道德中心实验室(Harvard's Ethics Center Lab)完成了一个研究生奖学金,研究制度腐败(Instutional Corruption)。在2010年,他创建了DemandProgress.org,发起运动“反抗互联网审查法案SOPA/PIPA”。
2011年7月,美国联邦大陪审团起诉Swartz,罪名是他从JSTOR在线杂志档案系统上下载了海量学术性文档,并大量散发。此后,他为Avaaz基金会工作,这是一家非盈利性组织,致力于“全球web运动,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带入到政府决策过程中”。
他对Wikipedia曾做过里程碑式的分析,并写就文章《谁撰写Wikipedia?》。
Swartz曾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如何提高效率》,在文章结尾 ,他这样写道:
效率的真正秘密在于“聆听自己”,在你饿的时候吃饭,在你疲惫的时候睡觉,当你厌烦的时候休息一下,做那些有趣好玩的项目。
这看起来很容易,但是社会上的一些观念正在把我们向相反的方向引导。要想变得更加有效率,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转过头来“聆听自己”。
如今,斯人已逝,回看这两句话,怎能不令人唏嘘!
郑柯 郑柯,实用的理想主义者,相信:每天改变一点点,这个世界会更好。
---------
实在让人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