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 RSS 2.0 订阅 膘叔的简单人生 , 腾讯云RDS购买 | 超便宜的Vultr , 注册 | 登陆
浏览模式: 标准 | 列表Tag:fenng

来自Fenng:创业团队成员的「挑战」以及「成长」的问题

以下这篇文章来自于Fenng的博客,主要是其中有几段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当前我也是正处在一个创业公司中,也遇到了其中所提到的一些问题,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这一点其实很多时候都无法界定,工作量大的时候,工作难度肯定是低的,这让我想起很久以前看到过的一篇文章:某一个实习生去某大公司实习,发现做的都是一些重复重复再重复的事情,问其他人为什么不改变,或简化流程或合并制作,但很多老人都告诉她还是按部就班吧;她不愿意这样,于是在实习期间自己想办法把自己的工作简化了流程,提升了很大的工作效率,实习结束后,被上面看中升为了部门经理。嗯,其实大家都知道做网站很多时候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做表单上,不过也没有办法,总是各种各样不同的表单,于是很多人就开始做表单自动生成器,表单验证器,这何尝不是一种学习?
哎,不说废话了,看看Fenng怎么说的吧,我会将一些话标红,也希望能够引起共鸣: 创业团队成员的「挑战」以及「成长」的问题

回想从最初开始负责丁香园技 术团队到现在,团队规模已经增加了几倍,有人离职,也有更多的人加入。团队一大,自然有些问题会浮现出来。比如最近在和团队同事聊天或是面试面谈的时候, 经常会听到类似的话「觉得现在的工作没什么挑战」或是「感觉学不到东西」,以前偶尔听到团队同事这样的反馈,还是挺让我着急的,我第一直觉是很惭愧,公司 或是团队给同事提供的资源和机会太少了,于是,不停的争取资源或是尽量改进,但是最后我逐渐发现,这样还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这并非是问题的根源,因为一 方面有人说没挑战 ,一方面是一堆老大难问题很久得不到解决。觉得「没挑战」和「没成长」其实是很多人会有的心态,尤其是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容易形成这样习惯上的认知。

我以前写过一篇 工程师在创业团队的技术挑战 ,说了一下我对技术上的「挑战」的看法,现在趁着有点空闲,再谈谈谈创业团队中的成员的「挑战」以及「成长」的问题。{请注意,这只是一篇随笔,我无意去讨论什么管理之类的废话,也不奢望就这么几个字能解决所有问题,对少数人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就足够了}

一般觉得工作没什么挑战的,原因可能无外乎几个: 要么认为自己的能力足够高了,不屑于再做「简单」的事情; 要么认为自己是在做「重复」的工作;要么,觉得没接触到新东西;也很有可能只是各种借口或是「心态」的体现。

实际上,任何团队中都没有「简单」的事情,只有做得好或是做不好的事情。什么是简单? 给产品写一段文字说明够简单么?写一封 EDM 够简单么? 如果仔细推敲的话,会看到绝大多数文案都是糟糕的一塌糊涂,那么为什么不用更高的标准要求以下自己呢?既然能力够高了,为什么你说的「简单」的事情还做不好呢?所谓眼高手低,不就是说这种情况么? 如果小事情做到比别人好,那么大一点的事情团队就会更加放心的给你去做。否则的话,换了是你,你也不会将重要的任务交给连小事情都做不好的人吧?

任何团队中也没有「重复」的事情。任何事情,如果不针对反馈做任何改进的话,做第二遍你就会觉得是重复;而如果每次都能根据反馈不停的修正,那么做 成千上万次可能还会找到乐趣。比如说我们网站经常要给用户设计一些广告图片,有的同事说,总让我做广告图片,枯燥、乏味,我的设计能力如何得到提高? 的确,如果每次都用最低的标准要求自己,怎么提高呢?客户或是同事给你的反馈,比如,图片上的文字都是毛边的,无论怎么说你都无动于衷,那么怎么可能真的 提高呢? 所以,面对「重复」的事情,必须不断的给自己设立新标准,然后努力去突破,重复的事情里面依然大有文章,想想如何提高质量,再想想如何提升效率

至于说接触不到新技术,其实问一句话就好: 你业余时间为什么不学呢? 大部分回答是: 没时间。这是无解的问题。一般听到「没时间」,有时间整天逛淘宝难道没时间学习么? 其实潜台词都是「这是不重要的事情」,任何事情,你不投入比别人更多的精力,怎么做到比别人更好么? 正所谓,「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同样,不做好准备,也等不来机会。

至于心态,我引用丁香园 CEO 张进的一句话:两个都是新入职的同事,也都是第一份工作,交给他们差不多的事情做,一个想「他奶奶的,就这么点工资,让干这么多活?」,另一个则想「没想 到新人都给这么多机会锻炼」,你说过几年谁的成就更大? 这或许可以回答某些人的疑问「为什么我和同学毕业的时候都差不多,怎么过几年不见,人家都做到某公司总监乃至副总了,我还是在不停的换工作?」,就是心态 导致的差异。

有些人觉得创业团队或是小型公司里面,资源少,「学不到什么东西」,其实,是你没仔细去学习应该学的东西。前几天给几个好友的新创业项目提建议,我 说你们某个地方做的不及格,他们说要我给讲讲,我说这个应该不用讲的,你们团队中的某某,以前看过我做同样的事情,按理说,他也能做一下的。遗憾的是,没 去做,也做不来。为什么? 别人做他熟悉的那一点领域之外的事情,他是漠不关心的,意识不到学习更多东西是有价值的。有人说,问题就是机会,团队的问题,就是每个人的机会,谁能解决 掉,就会给团队带来更大的价值,相应的,他也会得到更大的回报。而在创业团队里面,恰恰是需要解决问题的人,不欢迎那些不动脑筋的螺丝钉。创业团队中,可 接触的问题不可谓不多,公司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有人动手来做,如果平时多用点心思,学到的东西早晚在将来还会用到。很多人不都是有创业的想法么?但是你连基 本的积累都不够,创业? 怕是要撞墙。

那么是不是在大公司里面才能让人得到锻炼呢? 曾经遇到过不少工程师当面告诉我,想去某某大型互联网公司去工作几年,提高一下技术,遗憾的是,几乎没看到一个人在几年后能力真的得到提升,有的甚至退 步,为什么?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大公司里面多数的事情都已经固定下来了,而很多牛人之所以牛,是因为他们遇到公司从小到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到了 难得的成长机遇,不停的学习充实自己,解决各种问题,才成为牛人,牛人也多是苦日子熬过来的。等到天下皆定,哪还有那么多硬仗好打呢? 另外,「想锻炼技术」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单纯的想锻炼技术实际上并不利于「解决问题」,培养能力和意识更为关键。

我在微博上调侃过:很多人都希望找到一个完美的公司,比如,办公室要无比舒适;用最好的设备;完备的培训机制,还别占用休息时间;弹性工作制;别他 妈太累;也别让老子加班;公司前台要好看;没有刻板的工作流程;工作要有创造性不是重复劳动,别管我是否有创造性;队友不是猪而且都是天才,遇到困难他们 就会出手解决;做的事必须是最潮的,但别管赚钱与否... 还有,最重要的,薪水要高。遗憾的是,这样的工作估计是做公务员也不一定完全具备,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甚至增加无谓的抱怨。

提起抱怨来,也有必要说一下对队友的抱怨这个事情。曾经见过有人对一起合作项目同事的抱怨,比如设计师抱怨合作的产品经理有问题,总要不停的修改, 时间长了,认为产品团队都很烂,经常打扰你,那么有没有想过,你是否可以给产品设计提出更好的建议呢? 甚至,有些产品设计你是否可以进行改进呢? 什么?「那不是我的工作!」 可是,为什么要给自己的能力设定一个边界? 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你完全可以无限制的突破边界,突破个人的局限。或许再过几年你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产品设计师的啊。Zynga 的核心价值观有一条是「Level up」,不断升级,这恰恰是我们普遍缺少的心态。

的确,这是个浮躁的时代。大家容易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每当心存困惑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加强对自身的认知。别幻想着走捷径,也尽量少去问别人如何成功,那些没有用,只要你别总在错误的路上越绕越远,将一些看似细微的事情做到更好,最后的成就依然惊人。

看清无处不在的「挑战」,让自己真正有所「成长」,毕竟,以后每个人都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只要你愿意。

--EOF--

最后补充一句话:「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应该去发现别人话语中合理的部分,并且加以吸收利用,改正自己不正确的地方。而不是一发现别人言语中有漏洞或是有疑议就全盘否定。」

---------------

上面的内容全部来自于dbanotes.

Tags: dbanotes, fenng

转:游击队 vs. 军团作战

这篇文章来自于dbanotes,原文地址是:游击队 vs. 军团作战
其实在这篇文章出来之前,是有一篇已经出版的书讲的故事,当然那个是讲管理,但也有借鉴意义:阿朱《走出软件作坊:三五个人十来条枪如何成为开发正规军》。
在认识的几个公司的朋友中来说,一些作品、项目,往往都是在10个人以下的团队完成的,人一多,带来的管理问题其实也就越多。不多说,很纠结。
原文开始:

在过去一段时间发现,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比如 Amazon、Google、Facebook、Tencent,已经非常倾向于「游击队」作战模式,也即启用技术小团队,快速灵活、便于沟通;而不是动辄几百上千人攻关大项目,我知道淘宝以前有「上万人天」的大项目。

比如,亚马逊 CTO Werner Vogels接受访谈时透露:「亚马逊就建立了很多的技术小团队,每个团队基本上都是 8-10 个人,这种团队的灵活性体现在,当有了新的想法马上就能够行动起来,而且沟通简单,不需要开很多会议才能把事情说清楚」,「」这些技术小团队围绕的是亚马 逊提供的各种服务,比如购物、推荐系统、甚至评论服务。」

而 Facebook ,公司已经形成了「特别认可小团队」的文化,「It'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at, at Facebook, we believe in particularly small teams」(refer), 绝大多数项目最多六七个人。

至于 Google,施密特曾有一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成功产品都是由反应快的小团队开发的」,即使 Google+ 这样毕其功于一役的项目动用了超过 500 人,但「Circles 的设计是由一个人主导的。团队约为5-10人,他们在通用平台上做彼此的工作」

至于腾讯,从对张小龙的采访可知一斑。甚至去年的明星产品微信,团队也并不大,「微信第一批成员不到十人」(refer)。

我不厌其烦的举众多例子,是无意陷入到争论中(至于软件行业的朋友,就更没必要来抬杠了)。这些信息或许给我们一个启示: 游击队模式或许是个好方法。毕竟,军团作战,我是说几十乃至数百上千人的协同开发,实际上给协调和沟通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与其投入昂贵的管理成本,不如 反其道行之,让这些问题不存在。

从我过去一年中的实践来看,收效不错。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尽量克制投入军团作战的野心,尽管「小即美」的道理浅显易懂,但跳出思维定势似乎不那么 容易。对于创业团队,人手本来就少,更是应该将单个开发小组尽可能的缩小,两三个人一个小组,效率应该会非常好,而且,创业团队几乎不存在「基础设施集中与否」的问题。

--EOF--

人多带来的问题就是沟通,然后就是看谁更强势,还有是否项目有一个中心点,和细节的把控程度。对细节把握的好的产品,可能3、5个人就能做完很多事情,如果细节把握的不好,那3、5个人可能就是在天天扯皮了。当然我是乱弹,不要相信我

Tags: dbanotes, fenng

来自dbanotes:对 Pinterest 类应用的一点思考

这是冯大辉的博客中的一篇文章,看看之余我也在剖析自己的内心。我是该继续做开发,还是转行做产品?
虽然我对产品的理解和设计暂时还不如那些专业的产品经理,但是从事互联网这么多年,没见过猪跑总还吃过猪肉的吧?
OK,先上原文,再继续乱弹,原文来自: 对 Pinterest 类应用的一点思考

最近一段时间 Pinterest 类应用相当火爆,引发了不少讨论。我自己最近也一直在使用花瓣 ,也在捉摸为什么这一类应用这么有魔力。知乎上有个问题是: Pinterest 好在哪里?,尝试做了一下回答,也稍作整理,发在这里做个记录,会随着理解再做进一步修改。

本质上,Pinterest 类应用属于社会化书签站点的延续,只是要处理的数据对象变成了「图片」,而不是传统社会化书签的URL。这是社会化信息处理的一次改良。

提到社会化书签,不得不提 Del.icio.us ,不过或许 Del.icio.us 模式已经到头了,即使现在从Yahoo! 手里卖给了陈士骏,也不太可能玩出新花样,因为核心的数据对象没变。

相比 Flickr 来说,Pinterest 主要的生成内容动作是 Pin (花瓣叫采集),而 Flickr 则是 Upload,这个动作上的不同导致 Flickr 向左,Pinterest向右。Flickr 重心是「照片」(Picture),尤其是原创照片,而非图片(Image)。 Flickr的一个弊端是大量的图片没有标题,这意味着元数据的先天不足,不太可能和其他网络内容进一步结合起来。但是也要说一下,Flickr 现在的价值是被低估了。

Pinterest 相对 Flickr 来说,恰恰是一种互补,每张图片基本可以关联到一条URL,进一步可以抽取其他信息。

从用户行为的角度上看,满足了用户天生的「收集癖」,很多人都有看到一张照片想顺手存起来的冲动,没有Pinterest这类产品之前,这个交互操作太费事了... Pinterest 无疑弥补了人的这个原始的需求。

Pinterest 类应用的创新之处我认为是「降低了收集信息的门槛」,或者,至少做到了这一点。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每一次信息处理的门槛降低都会得到商业价值的变现,你可以不信。

要有足够好的技术团队支撑、足够好的数据处理能力才能走到最后,这也是在国内众多产品中我看好花瓣(huaban.com)的主要理由。

--EOF--

目前现在很多网站都在做Pinterest正在做的事情,而且由于国内广大网民(非设计师、程序员、产品)接触国外网站的机会比较少,因此,这些有创意的复刻版在国内就变得很流行了。

说到美味书签,真要算的话,国内其实也有很多做类似的,只是很多人都不习惯它的使用方法。但要说他死了?也不见得,毕竟书签有很多展示方式,比如:read it later,难道就不能算是一个书签?它也能够通过API的方式来对外分享,而且正因为提供了API,使得在任意平台上都可以支持了read it later,越往后,书签就越来越趋向于移动设备的支持,但移动设备的屏幕小,不适合看书签收藏的网页中提供的内容。所以read it later提供的纯文本阅读,就使得这个缺陷被无限缩小了。

象Pinterest这类网站,还真的不好说能够在移动设备上占优势,流量啊,那可是要钱的东西,you know.

Tags: dbanotes, fenng